位於坪洲北部,遊人可欣賞海景及陸上自然生態,並眺望對岸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愉景灣。沿路除經過一個天然的沙灘外,還會看到一塊被稱作「釣魚公」的大石頭,佇立於海邊。
從坪洲渡輪碼頭前往,遊人可先到坪愉徑入口前,連接大利島的周仔橋,吹吹海風,享受周遭的寧靜。垂釣愛好者更可在橋上大顯身手,說不定有豐富的收穫。
位於坪洲北部,遊人可欣賞海景及陸上自然生態,並眺望對岸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愉景灣。沿路除經過一個天然的沙灘外,還會看到一塊被稱作「釣魚公」的大石頭,佇立於海邊。
從坪洲渡輪碼頭前往,遊人可先到坪愉徑入口前,連接大利島的周仔橋,吹吹海風,享受周遭的寧靜。垂釣愛好者更可在橋上大顯身手,說不定有豐富的收穫。
為推動以自然為本的旅遊活動,2011年漁農自然護理署跟離島區議會合作發展「離島自然歷史徑」,將大嶼山及坪洲兩個離島的生態、多元化地貌和特色景點串連起來。
「離島自然歷史徑–坪洲段」分為南、北環迴路線,沿途設有解說牌,讓遊人了解島上的歷史風物、生態環境及人為歷史,兩線全程約需三小時。
1. 北線:渡輪碼頭–> 金花廟–> 坪洲家樂徑–> 釣魚公石–> 坪愉徑–> 大利島–> 渡輪碼頭
2. 南線:渡輪碼頭–> 天后宮–> 龍母廟–> 手指山(鳳萍亭)–> 道德善堂–> 灰窯廠遺址–> 渡輪碼頭
香港僅餘兩間拜七姐的古廟之一,據聞求子相當靈驗。
大利島的名字源自一間「大利灰窯廠」。從大利島望向對岸的北灣尾,會發現一個洞穴名為「灰渣洞」。它見證了坪洲灰窯業的發展過程,過往位處北灣灰窯廠製成的灰,工序完成後餘下的灰渣便倒在海邉,久而久之形式了一個小山丘,經過長年風、雨、海水的侵蝕,變成今日的灰渣洞。
根據坪愉徑上的解說牌,坪洲島上的岩石是約於一億六千萬年前形成的粗粒花崗岩,而釣魚公石佇立在一連島沙洲的小崗上,又稱坪洲史諾比石。
在永安老榕樹旁的金花廟,是供奉金花夫人的廟宇,相傳是乾隆27年間(1762年)村民賴國民為治其妻子的病,到坪洲採藥時,把船停在榕樹下,並向樹旁的石許願。其後他的妻子病癒,為答謝神恩,又得金花聖母顯靈啟示,於是便在樹旁建廟。
坪洲島上這座天后廟已有200多年歷史,並於光緒2年(1876年)重建。重建時除了保存原有的結構外,還在廟外設了一對石刻門聯和門額。早年漁民在廟內存放了一具逾百年歷史的八尺長鯨魚骨,以供奉天后。
坪洲東灣最大的廟宇就是龍母廟,建於七十年代初,廟內供奉的龍母是水神之一。龍母廟內有張著名的龍床,據說可以為善信消災解難,帶來好運。古語云「龍床摸一摸,前程知結果」,信不信就由您了。
曾經為島上居民提供多姿多彩的娛樂。戲院雖結業已久,但其淺藍色的外牆及「坪洲戲院」招牌至今仍清晰可見,此處留影,緬懷這個昔日熱鬧之地。
手指山是坪洲的最高點,拾級而上,除了可以享受綠樹林蔭的清幽鳥語外,到了山頂的鳳萍亭,更可以遠眺青馬大橋、迪士尼樂園及愉景灣一帶的景色。
坪洲的灰窯業發展於十九世紀末達至頂峰,島上有很多間灰窯廠,以耐熱建材築成的灶,把牡蠣殼、蜆殼和珊瑚燒成石灰,為建屋、船殼修補、造紙和染料提供優質的原材料。因日久失修,現時只餘下破爛的廠房。
一間位於坪洲的道教廟,祖廟在海豐。一九六三年由南灣遷移至現址,此寺廟供奉道教三清及其他神靈,例如關公、候王和哪吒等。